回顾与展望 预测力比一比

本文作者:admin       点击: 2011-01-11 00:00
前言:
科技发展趋势

MIC前瞻产业未来十大高科技旋风
低碳/智慧/平板/平台/App市场/3D/体感/云计算/ 4G

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观察2011年全球高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归纳出”低碳风、智慧风、平板风、平台风、App市场风、3D风、体感风、云端风、社群风、4G风”等十大高科技发展趋势。

低碳风:随着各国投资建置智慧电网,2009年全球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将近700亿美元,预期2015年将成长至1,900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约18%。资策会MIC表示,未来传感器、控制器与网通模块设备的产业规模具市场领先地位,系统整合厂商可向上整合或向下延伸,开发节能管理平台与系统产品。

观察全球绿色节能减碳发展可归纳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产业绿色化”,即从生产到消费过程的绿化节能对策,降低对环境的危害以达到节能减碳目的,其次为”绿色产业化及能源技术产业化”,即结合能源与ICT技术以达到低碳生活愿景,最后是“绿色生活低碳经济”,全球共同追求低碳化,并与环境生态共存为发展目标。

智慧风:观察全球移动电话发展趋势,从2003年-2009年历经{硬件外型及触控屏幕”的变革发展阶段,预期2010年-2012年为”操作接口”变革发展。2010年Smart TV Box台厂占全球出货约40%。在消费者对在线影音、网络租片等服务需求持续增加,以及Google与Apple加入市场的情形下,可望再提升台厂出货比重,预估2011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000万台。

平板风:2011年伴随Android新平台推出之后,多数品牌厂商投入形成热潮,可望再加速Android于Tablet Device应用之成熟度,推升后续的出货量。观察2010年-2011年全球平板装置(Tablet Device)出货规划,如Apple、HP、Viewsonic、Motorola、Dell、RIM, Toshiba、Samsung、Asus、Acer、HTC、MSI、HTC等企业,多数采用Win7或Android的操作系统,面板尺寸介于7英寸~10英寸之间,其中以10英寸面板的产品规划为多数。

平台风:笔记本电脑(Notebook)、迷你笔记本电脑(Netbook)皆着重于运算效能及字处理,而Tablet Device则多数偏重于ARM架构,重视多媒体娱乐;Intel则提供3~4个OS/App可配合,支持WebOS、MeeGo、Windows 7等操作系统,Microsoft仰赖WinCE、Windows Mobile提供移动电话使用,而Chrome有多数大厂欲评估采用,惟多数功能仍需连网才能使用。ARM架构与Google将会冲击传统Wintel的运算架构,预期ARM架构将从消费性电子及通信领域,成功跨入计算机系统,而Google Android则从移动通讯装置迈入移动运算装置。

App市场风:2009年苹果App Store年营收约14亿美元,为全球最大应用软件商店,2010年每个应用软件平均付费价格为1.5美元,资策会MIC预估至2013年,全球应用软件商店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美元。除三星外,SONY也已结合Google TV推出SNAP平台,LG则将在明年初推出自有应用商店,虽然电信业者有基础使用户数,但所开设的应用商店在用户数、应用程序数目上仍然落后许多。

3D风:3D应用技术持续推陈出新,应用范围包括影像购物、3D视讯、互动学习、智能家具等领域。展望未来,高画质3D等新兴规格也将带动液晶电视持续热卖,并带动相关应用产品更趋多元化,3D显示技术由TV朝向便携式产品延伸。

体感风:预期未来仍是Wii、Xbox360、PlayStation 3等三大游戏主机带动体感操控风潮,将分别发展在移动与固定状态下,不同感受的体感操控,并将致力于提升精准度与扩大动作感测范围进展。

云计算风:云计算特色包括虚拟架构(Virtualized)、弹性订阅(On Demand)、网络服务(Internet Access)等。台湾资策会MIC预估,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将从2009年104亿美元增长至2013年372亿美元,CAGR达到37.5%,云计算将带动全新的生态系统。

4G风:在营运商方面,至2010年11月底为止,已经有美国、瑞典、挪威、乌兹别克、波兰、德国、奥地利及中国香港地区等7个国家和地区开通LTE服务,全球也已经有46个国家的113个营运商将投入LTE商转网络,其中依据各营运商公布的时间,预计将有49家于2011年底前开通LTE商用网络。2009年底TeliaSonera即于瑞典开通LTE服务,但只有数千个使用户,2010年底开始,大型营运商如美国Verizon、日本NTT DoCoMo及2011年美国AT&T,都将陆续开始提供LTE商用化服务,将产生超过百万台联网设备及智能型移动电话的需求。

在设备方面,2010年参与LTE设备开发厂商数达27家,现阶段参与卡位的厂商以芯片厂为主,比重约占60%。预期在2011年,过去累积WiMAX(OFDMA技术)能力的厂商,如联发科、正文、合勤、台扬、广达及宏达电等,都将成为LTE供应链环节之一。而2011年多技术共享频段趋势(如美国Sprint)将使设备更趋复杂化。

在应用方面,2010年LTE服务仍以透过移动网卡,提供数据传输为主要服务模式。而Voice over LTE(VoLTE)标准预计2011年第一季才会完成。

IBM发表未来5年5项科技预测
空气动力电池/3D全息手机/个性化换乘车系统/无处不在的传感器/能源循环利用

IBM在2010年年末发布了每年一度的“未来5年5项预测”报告,IBM对未来5年的科技发展作出5大预测,其中包括空气动力电池、3D投影手机和个性化换乘车、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及能源循环利用等技术。

空气动力电池:IBM预计,到2015年,晶体管和电池技术的进步将使得电子设备续航时间比现在增加了10倍。现今的锂电池将会被空气动力电池取代。“空气动力电池”是使用空气与高能量金属反应,释放出延长电池寿命的催化剂。IBM表示如果该项技术得以实现,这些强大的轻量级可充电电池将驱动从电动车到消费电子设备等所有产品。IBM指出,受益于能量采集 (energy scavenging)技术及每个晶体管消耗的能量将降低到小于0.5伏特,未来在某些情况下,较小的设备将不需要电池。IBM表示,现在的一些手表已经在使用这种技术:它们可以通过手臂的运动充电,同样的概念也可能被用于手机充电上,你只需要甩一下手机,就可以打电话了。

3D全息手机:装载3D全息摄像头的手机将使得用户可以与好友实时进行3D全息视频聊天。

个性化换乘车系统:IBM科学家在开发一种个性化换乘车系统。这种系统使用创新的数学模型和预测分析技术,为大家每天出行提供最优质换乘车路线。IBM表示从使用交通系统将直接学习用户的模式和行为,以提供更多的动态旅行安全保障和道路信息。

无处不在的传感器:IBM认为,为抵抗全球气候变暖、保护濒危物种、追踪入侵动植物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人体本身也将成为“行走的传感器”。 IBM表示,在未来5年,手机、汽车、钱包中的传感器都将能够收集数据,可以向科学家提供一个你所处周边环境的实时图景。IBM报告称,届时将出现一大批平民科学家,利用已有的简易传感器搜集大量数据,进行科学研究。

能源循环利用:IBM报告说,科学家将发现从数据中心回收热量、循环利用能源的更好的办法,从而在冬天为建筑物供暖,在夏天为空调供冷。该报告还指出IBM开发的芯片内部水冷处理系统,以及从计算器处理器提取的热能,将回收足够的热量,为办公或家庭提供热水。

IEK预测2011年四大科技趋势
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联网电视/3D显示

日前台湾工研院IEK(产业经济趋势与研究中心)发表产业回顾并对2011各产业商机提出预测与展望。IEK指出,,综观2010年,新兴消费性电子的应用,如3D显示技术渐趋成熟,Ipad带动的平板计算机与智能型手机的热销,对半导体、面板、电子零部件等电子产业带来增长。眺望2011年,IEK认为联网电视的发展,将能加速ICT产业的数字化,并加速数字汇流的发展,智慧手机与平板计算机相关商品,将带动关键零部件(如MEMS,非接触性感测部件,触控面板等) 增长,以及3D显示技术与其内容商品,都将是值得注意的亮点产业。
IEK整理出2011年四大科技趋势:

1. 类iPad类性的平板计算机将在今年蔚为风潮,出货量将达到4800万台,是2010年的3.2倍;而Android系统的平板计算机也将在今年大幅增长,市占率预估将由2%增长至25%。展望2011年的掌上视界包括软性基板电子纸、彩色电子纸以及内建触控功能的电子纸显示器等,都会是关注的焦点,中国、中国台湾地区、日本、韩国于中小面板产业将重启竞争,”触控技术、3D技术、软性显示器制程”都是未来3年决胜点!

2. 手机网络环境建置的成熟,将驱动智能型手机在2011年大幅增长,2011年Android系统智能型手机出货量可望达到2.7亿台,为前一年度的6倍。

3. 正式进入联网电视与智能型电视时代。联网电视或是透过网络取得内容的电视,将在2011年达到8000万台,具互动功能的智能型电视则将在2011年出货达600万台。

4. 消费电子商品将大量运用3D显示技术。3D电视在2011年将有显着增长,2011年出货量达1200万台,是2010年的3倍。未来,3D显示技术除了应用在电视、机顶盒与蓝光商品之外, 也将应用在移动终端商品中。

iSuppli:未来10年半导体消费将巨变 5类电子产品驱动市场需求
平板终端/智能型手机/汽车半导体配备/智能型电网/医疗设备

产研机构iSuppli报告指出,在到2010年为止的10年里,半导体消费发生了巨大变化。直到2000年前后,推动半导体消费增长的动力一直是桌面计算机(PC)、办公用计算机(Office Computer)、有线通信设备及家电产品。
但随着笔记本计算机、数字家电及手机开始兴起,半导体消费的主体开始由企业转向家庭及个人。随着半导体消费者数量的增加,消费扩大化趋势日益明显。

iSuppli指出原因是BOP(人口基数base of population:年收入不足3000美元的层级)的收入不断提高,逐渐成为新的半导体消费层。半导体消费层生产的电子产品目前以EMS及 ODM制造方式为主。EMS及ODM产品在所有半导体产品中所占的比例目前已从10年前的8%激增至32%。最近10年来的变化远远超过了预测。iSuppli表示由此类推,今后10年发生的变化也同样很有可能远超过现在的预期。

iSuppli表示以下5类产品将有望成为今后10年内驱动动半导体消费增长的主要电子产品。

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终端:估计会与笔记本计算机一样普及到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高收入层。预计平板终端最终会普及到因非工作用途这块市场。2010年平板终端的半导体消费额为2400亿日元,笔记本计算机为4万亿日元,到2020年两者将分别扩大至3.15万亿日元及8万亿日元。

手机:已开发国家的消费者将逐步改用智能型手机,发展中国家尚有提高普及率的余地。另外,智能型手机会因越来越多地用于非通话用途而逐步实现高功能化,由于配备半导体的费用增加,因而会驱动半导体消费增长。iSuppli预计2020年手机的半导体消费额将从2010年的2.4万亿日元扩大至5.8万亿日元。

汽车方面:随着混合动力车(HV)及电动汽车(EV)的普及,汽车领域正在迅速实现电子化。未来,为了追求安全、舒适及节能,汽车的半导体配备量将日益增加,iSuppli估计到2020年该领域的半导体消费额将从2010年的1.9万亿日元增至3.7万亿日元。

智能型电网:是今后10年内推进力度最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智能型电表、电力路由器及服务器的需求将会激增。iSuppli预计到2020年半导体消费额将从目前几乎为零的状态增加至1.5万亿日元。

医疗设备:目前的医疗机构使用的专用设备,转向个人或家庭使用的疾病预防及疾病检查用产品,将是今后半导体的需求领域,包括用来保持健康或预防疾病的类似游戏的产品,以及可在家庭内自动检查疾病的产品。,预计到2020年医疗设备用半导体的消费额将从2010年的8000亿日元扩大至1.3万亿日元。

iSuppli指出,到2020年上述5类电子产品的半导体消费额将从2010年的9.45万亿日元激增至23.6万亿日元,在整个半导体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将从31%提高至55%。

Ovum:2011年亚太区IT产业热门趋势

亚太区依旧是创新采用和新科技应用的温床,许多市场的繁荣得归功于本土市场的需求增加,快速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好转。Ovum的研究和顾问服务提出数个趋势,能够窥见亚太区IT市场型态和发展方向。

技能短缺的压力
随着亚太区 IT 项目的数量和复杂度不断提高,缺乏技巧的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这开始影响到想要促进IT实力和提高商业价值的企业,以及他们提出计划的步伐与规模。高级分析师Adam Jura表示:”Ovum预估科技制造商将配合他们提供的技术,努力推动教育方面的能力。预计和高等教育机构、证照计划直接教育设施会有更紧密的合作。”Ovum开始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全球交付网络注重”按照技能专长”而非仅”按照工作时间”。为了提升整体产能减少对劳力的依赖,IT供货商期望能增加资产利用率。

优质供货商的崛起
Ovum已经察觉到”优质”服务供货商在企业内扮演的角色日益举足轻重,能否有效治理后续技术问题。首席分析师Jens Butler表示:我们会见到提高IT采购的努力和策略风险转的趋势持续下去,因为企业找寻更贴近他们众多 IT投资来源商业需求的建议。最佳供货商预计将会注重提供 ITIL/ITSM类型的能力给挣扎于IT部门变化迅速的企业。

组合式应用程序的创造力
应用程序市场在2011年将会继续增长,然而Ovum相信企业会越来越希望发展组合式应用,它能利用多种套装提供的功能,帮助复杂的商业流程。新软件套装的预算紧缩抑制了投资,这个情况将会带动组合式应用趋势的发展,同一时期找出来自多种套装的最佳组合,也将对市场有很大贡献。

周期性风险管理
从许多不同观点来看,风险管理依旧会是企业在2011年的主要问题。例如韩国地缘政治冲突的问题,欧洲经济的不确定性,GFC 2.0的威胁都在企业和制造商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区域内更集中的IT计划案风险继续发挥作用,企业越来越希望能和技术供货商一同分担风险 ─ 例如基于项目成功的业务成果。尽管风险承受度略高于 2010年的过程,它已经伴随更明确的控制和措施而生。

在纵向项目中找寻价值
纵向的具体项目将推动亚太区的重大投资,为熟悉业务的技术供货商创造IT需求。分析师Adam Jura 表示:”例如像是公用事业的智能电网项目,医疗行业的电子卫生保健,公民参与政府和交通基础建设项目,将会占据亚太区很大一部分的IT投资。”跨行业解决方案,例如思科的 S + CC 将越来越多受欢迎,因为个别的业内人士期望从其他相关行业回收重要项目的成本。

巨型供货商和堆栈划分
供货商进军非传统市场促进了堆栈划分”Stack delineation”:电信公司进军服务、硬件和云端运算市场;软件供货商进军硬件和设备市场;服务供货商进军软件市场;硬件供货商迈向更高利润的服务市场。技术供货商拥有的技术要素的界线将会持续模糊下去。结果就是影响企业可做的选择,并且衍生关于进行中的策略的问题。

延续可持续性的策略
Ovum预计CIO越来越需要为2011年的IT和企业能源成本精打细算。关键的是,组织团体改善了他们对可持续性表现的了解,以及例如政府施加压力等更广泛的因素将延续下去,可持续性的衡量标准和相关奖励措施变得更加复杂。

信息科技的持续消费化
2011年,”iPhone效应”将继续在亚太区发光发热,消费科技将迫使企业组织和IT部门疲于奔命。消费技术的采用会强迫IT部门摆脱传统的集中式”指挥和控制”,转变为能支持更广泛多样化非标准装置的灵活架构。同业对技术安全性的担忧会持续蔓延开来,并大力宣传严重的数据损失似乎无可避免。社交媒体的普及,移动装置和迟早会成真的”企业 app 商店” 将继续打乱IT策略。

安全性的转变
虽然有点争议,但是Ovum相信在无法避免的模棱两可情况下,安全责任将从IT部门转移到业务,技术供货商,甚至是员工身上。IT部门将持续更被动地而非更主动地维护安全,尤其是维护终端的安全性。

除了云计算还是云计算…
在2011年,云计算将是无可避免的趋势,因为供货商会强化巩固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对于那些目标放在政府和金融客户身上的供货商,他们应该特别关注提供公共云端服务的数据中心的地理位置。私有云仍将是亚太地区企业2011年的当务之急,有更多创新发展途径,例如代管的私有云将开始发威。Ovum相信2011年云服务的规模将显着出现突破,因为企业已经更清楚地了解云计算可能对他们的业务有什么影响。Butler的结论是:云计算的风险管理和变动管理的需求将继续存在,因为企业刚做出改变”从现场到云”的转变。

2010年年终报告

Gartner:201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营收增长31.5%

国际研究暨顾问机构Gartner表示,经历全球经济衰退后, 201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重振景气,全年营收达3,003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31.5%。

Gartner研究总监Steve Ohr表示,”库存过低的系统制造商对零部件需求大增,是带动2010年半导体市场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半导体市场主要系抑制的需求由于系统制造商。整合部件厂(IDMs)和晶圆代工厂争相增加产能。随着第三季需求趋缓和消费信心减弱,导致前置时间缩短和库存逐渐增加。然而,半导体供货商仍继续赶工以完成积压的订单,2010年对半导体产业而言,可说是丰收的一年。”

2010年,半导体市场自2009衰退10%反弹回升,整体营收增加719亿美元,更创下单一年度营收增加金额最高的纪录。全球半导体产业营收年增率过去仅在1988年、1995年和2000年时超过30%。今年,整体营收突破3,000亿美元,是半导体产业的重要里程碑。

英特尔仍是全球最大半导体业者,且已连续19年盘踞全球龙头地位,惟其市占率已不若以往,自2009年的14.2%略微下滑至13.8%(参见表1)。英特尔在2010年上半年的增长强劲,主要系PC市场因对下半年的观预期而增加库存,但是消费者信心下滑以致第三季增长疲弱 。小笔电的销售量格外令人失望,而英特尔在小笔电芯片市场可说具独占地位,销售亦因而受影响。

三星电子、东芝和德州仪器的表现在2010仍有一定水平,排名分别维持在全球第二、三和四位。三星受惠于DRAM和NAND闪存市场大好,2010年营收大幅跃进,内存占其销售额的比重逾80%。东芝在移动装置NAND闪存的业务呈显着增长,离散式部件、特殊应用IC(ASIC)和特定应用IC(ASSP)亦有佳绩。德州仪器营收增长35.2%,亦是丰收的一年,其模拟IC的营收增加更超过41%。

瑞萨电子首度跻身前10大半导体厂,在今年4月完成与NEC电子及瑞科技合并后,营收排名全球第5。美光科技的排名亦上升5个名次成为全球第8,主要系其于年初收购恒忆后并计的营收。

SEMI:2010年半导体设备市场总营收达375亿美元

SEMI日前发表了年终设备资本支出预测,预估 2010年半导体设备总营收将达375.4亿美元。

报告指出,2009年整体设备市场惨跌46%,但是今年从谷底翻扬,巨幅增长136%;2011年和2012年也将各有4%的增长。今年达到375.4亿美元的亮丽表现,总算让半导体设备的资本支出回到了2004年的水平。

SEMI总裁暨执行长Stanley T. Myers对此作出说明:“2010年对半导体设备市场来说是成绩辉煌的一年;鉴于半导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SEMI对未来两年的产业发展持续复苏抱持着审慎乐观的态度。”

以设备种类来看,晶圆制程各类机台是贡献营收最高的产品区块,预估2010年有137%的增长达281.1亿美元;封装设备复苏力道更强,有155%的增长达35.9亿美元。测试设备今年的增长也高达155%,预估可达39.6亿美元。

以区域别来看,2010年全球各区域都呈现增长之趋势。以设备总金额论,台湾地区位居全球最大市场,韩国紧追在后,北美居第三。2010年,中国大陆、韩国、欧洲、中国台湾和其他地区的增长幅度都超过100%。
上表列出预估市场规模(单位为10亿美元),以及相较去年的增长:

DisplaySearch: 平板热 2010年触控面板总出货量增长30%

在最新一季的DisplaySearch Q4’10 Touch Panel Market Analysis(触控面板市场分析报告)中,DisplaySearch指出2010年全世界的触控面板市场将有至少30%的年增长率;该报告中特地追踪全世界32家大型触控面板供货商的出货情况,包含了2010年上半年的出货统计与下半年的出货预估。
DisplaySearch指出:”虽然全世界在2010年处于经济风暴后的缓慢复苏之中,然而触控面板市场却显得更为生气蓬勃,预估2010年触控面板的出货量,将继2009年的近30%年增长率后更为提高。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触控面板的应用正逐渐延伸到中大尺寸级的应用,特别是近来相当热门的平板计算机;整个导入的趋势从2010年下半年起就迅速提高。”

因苹果公司的iPad受到热烈欢迎后,平板计算机就成为2010年的最受嘱目的科技产品,众多厂商的高度兴趣和投入也使触控面板在这项应用中更为重要;光是2010年上半年就约有630万片左右的触控面板模块出货量,供货商更乐观预期下半年可能会有2000万片的需求。不过,受限于下游品牌商与目前软件内容的成熟度等配合,出货的时间点约略会延迟至2011年的第一季。平板计算机的触控面板供货商中以胜华居冠、紧接着是宸鸿,两者均是苹果iPad触控面板的主要供货商。

以下为报告中的重点整理:

根据DisplaySearch的调查,中国台湾厂商在2009年全世界的触控面板市场中居领先地位,占有43.5%的出货量比重,不过这些厂商在中国大陆多半也有产线与投资。同时,台湾厂商在投射式电容技术上着墨甚深,并陆续有产能扩充计划,为的也是能够因应平板计算机的快速增长趋势。另一方面,中国的触控面板厂商受惠于当地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急速增长的商业市场;预估2010年将会有39%的年增长率。不过,当前多数的中国触控面板供货商多以电阻技术为主,投射式电容的产能仍多半在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

此外,光学式触控面板技术正进一步地被改良,特别是厂商与面板厂合作将传感器的厚度减少,使得面框与面板高度上的间差得以被降低。另一种不需触摸到屏面的光学式触控也正式进入消费市场,那就是微软的Kinect;藉由影像传感器来侦测用户的动作。根据微软指出,Kinect自上市后受到比预期甚高的市场接受度。

DisplaySearch报告指出,触控面板传感器的重要材料ITO(铟锡氧化物)在2010年也有了取代材料。红外线触控面板在2010年于若干电子书阅读器被采用。投射式电容在2010年正式超越电阻,成为产值比重最高的触控面板技术。 

Gartner: 2010年全球连网电子书阅读器终端销售量可达660万台

Gartner公布最新报告,2010年全球连网电子书阅读器终端销售量可达660万台,较2009年销售360万台大幅增增长79.8%。Gartner进一步预测,2011年全球电子书阅读器的销售量将逾1,100万台,再较2010年增加68.3%。

Gartner分析师指出,电子书阅读器市场包含使用电子墨水(E Ink)、电子纸或相似显示技术的便携设备,竞争已相当激烈,且因为平板媒体(media tablet)等关联产品市场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活便利而面临危机。

Gartner首席分析师Hugues De La Vergne表示,”过去两年中,在亚马逊(Amazon)电子书阅读器的销售的带动之下,主要是在北美地区,连网电子书阅读器市场显着增长。北美地区是电子书阅读器的主要销售市场,预估2010年此地的销售量可逾400万台。直至2014年,北美地区仍将是电子书阅读器主要市场,尽管其市场主导力会因西欧和亚太地区跃起引领市场增长而显着衰退。电子书阅读器在北美和其它市场的增长力道,未来会因苹果iPad等平板媒体而受限。”

电子书阅读器目前系由亚马逊、邦诺(Barnes & Noble)和索尼(Sony)的三大品牌所主宰,但是由数字内容供货商资助推出的低价装置亦是不容轻忽的竞争对手。大型消费电子和PC品牌,如惠普(HP)和戴尔(Dell)亦试图建立在消费性连网装置市场的地位。

电子书阅读器以方便携带、电池寿命长、稳定的显示技术(虽然大多缺乏彩色屏幕),以及相对较低的零售价格,在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开创出稳定利基。
平板媒体对市场的侵蚀是电子书阅读器最大的威胁,平板媒体广泛应用显示彩色和动态影像的技术,为电子杂志和报纸提供引人入胜的体验。加入电子书阅读器的功能后,平板媒体将拥有许多不同的功能,包括支持电子书阅读器应用程序。

Gartner副总裁Allen Weiner表示,”因平板媒体能提供更多功能,电子书阅读器厂商需要将目标瞄准在能看见单机装置优异性能价值的重度阅读者身上。相较于功能齐全的平板媒体,电子书阅读器厂商必须以提供较低价格抢市,这样导致更少的利润、零售端潜在的硬件补贴成本,以及/或取得低价零部件的议价能力。我们认为,只有少数的终端用户会同时购买电子书阅读器和平板媒体,因此电子书阅读器保持价格优势十分重要。”

2011年预估

SEMI:2011年全球晶圆厂产能预估增长8%

根据SEMI发布的最新全球晶圆厂预测(World Fab Forecast),预估2010和2011年分别有8%的产能增长,而2012年将增长9%。较2003~2007年的每年两位数增长,SEMI对明后年的预估相对审慎保守。

若从产业区隔来观察从2004以来的产能年增长率,LED产业表现最突出,过去6年来都以两位数的速度急速增长。而过去由内存产业带领产业增长的局面已经改变,内存产业的增长率由过去是晶圆代工厂的两倍,到2012年将维持和晶圆代工厂相当。

在工艺技术升级和持续扩产的需求驱动下,晶圆厂支出在2011年将增长18.3%,2012年再增长9.5%。其中又以内存、晶圆代工和MPU支出最为明显。2011年的晶圆厂投资中,在建厂方面的支出减少11%,由于各家厂商目前没有宣布明确的新厂建置计划,2012年的建厂支出尚未明朗。

相对于建厂支出的减少,2011年晶圆厂在工艺相关设备的投资金额预估将提高23%,达到400亿美元,超越2007年的水平,创下19年来的最高纪录。2010年半导体设备支出前3名的领域别则为内存、晶圆厂和MPU。

但是报告也指出,未来两年半导体新厂的建置计划明显锐减,SEMI资深产业研究经理曾瑞榆表示:“由于新厂需要18-24个月的规划、建置、设备装机、认证和试营运,如果上线时间太慢,担心两年后半导体产业的增长动能可能会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SEMI指出消费者对于许多新应用和电子装置的需求让NAND成为增长最快速的市场之一,NAND的价格下降则更加速市场需求和增长。

DRAMeXchange: 2011年全球NAND Flash市场展望

根据集邦科技(Trendforce Corp.)旗下研究部门DRAMeXchange调查,虽然明年全球经济的复苏状况比市场原先预期稍缓,但先进国家市场的经济仍将持续复苏,明年2H电子业季节性旺季需求也可望比今年明显改善,就NAND Flash的需求,1H11虽仍受淡季因素影响,而呈现供过于求的状况,但1Q11在中国农历年假期与平板计算机及智能型手机新机种上市的帮助下,预期1Q11 NAND Flash市场受淡季的影响程度将会低于2Q11,由于近期主要的NAND Flash厂商均已考虑将稍微放缓明年产出增长的速度以纾缓明年市场供过于求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2H11在新产品上市及旺季效应需求的带动下,NAND Flash市场将可回复到较平衡的状况。

而从生产端来看,虽然供货商将参考市场需求来调整生产计划,季节性因素仍将会影响NAND Flash价格未来走势。今年NAND Flash价格在厂商节制供给增长及改善获利性的努力下,使得价格跌幅呈现低于往年,但我们预期未来在季节性备货周期过后的淡季期间,NAND Flash价格仍将会反映工艺技术提升的成本下降效益而逐渐走跌,因此预期1H11价格跌幅将会大于2H11。但自3Q10以来个别供货商因具有不同的客户结构及接单状况,故预期他们在定价策略上仍将会有所差异。集邦科技预估2011年NAND Flash平均价格将会下跌约35% YoY,使得全球NAND Flash市场销售值将增长约16% YoY达到US$21.5bn。

集邦科技也预期NAND Flash供货商2011年位产出的增长仍将以工艺技术升级为主,并将视市场需求状况适度地增加新的300mm晶圆产能,同时也将持续淘汰一些200mm晶圆的设备。预期主力工艺技术将由2010年的4xnm & 3xnm,转进至2011年的3xnm & 2xnm,因此我们预估全球NAND Flash市场位供给量将由2010年的5232 M 16Gb equiv. 增长78.3% YoY成为2011年的9326 M 16Gb equiv.。

而从需求面来看,我们认为平板计算机跟智能型手机将是2011年NAND Flash Demand端最受瞩目的焦点。

2010年平板计算机在iPad开始带动风潮,其他业者也陆续加入战局,预估今年平板计算机总出货量可达到1,500万台的规模,同时其他厂商将在明年第一季与明年第二季之间推出更多的平板计算机到市场上,预估2011年预估iPad的出货量将可达到5000万台左右的规模。同时我们也认为2011年智能型手机比重将可望达到整体市场的1/4,平板计算机也较今年增长数倍,内建式NAND Flash的比重将大幅提升至超过60%,亦即NAND Flash的厂商在制定竞争策略与产品规划的时候必须将消费性电子产品与新世代内存设计纳入考虑,NAND Flash厂商将积极提升系统产品客户的比重,并针对应用端开发出更多产品。随着经济将稳定复苏,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计算机等应用产品的兴起带动下,集邦科技预估全球NAND Flash 位需求量将由2010年的5150M 16Gb equiv.增长约80.2% YoY达到2011年的9283M 16Gb equiv.。

Gartner: 201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4.6%

Gartner发布最新的展望报告,2010年为半导体产业史上最为丰收的一年,2011年市场且将持续增长,尽管增速趋缓。全球半导体于2011年的营收预测可达3,140亿美元,较2010年初估的3,003亿美元增加4.6%。

全球半导体产业营收在2010年稳步增长31.5%,可望首度超过3,000亿美元大关。然而,芯片价格自第三季开始略微修正,Gartner分析师预估,接下来一年皆将延续此一情势。

Gartner副总裁Bryan Lewis表示,”半导体营收已连续第三季低于季节常态,第四季的增长率非但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甚至可能出现六季以来首度的负增长。2010年第三季是个转折点,因为半导体制造厂产业能利用多已于年中触顶,芯片的前置时间和平均销售价格接着开始下滑。强劲的圣诞假期销售对于2011年维持温和的芯片价格修正至为关键。”

2010年内存是整体半导体市场增长最为强劲的部门,其营收增长49.8%,然而,内存市场亦是2011年唯一预测会呈衰退的部门,其营收将减少2.4%。2011年DRAM营收预计将下降15.6%,主要系因PC的需求较预期疲弱,以及DRAM价格下滑。做为许多畅销消费电子产品储存装置的NAND闪存,营收则是预估将增长24%。

从应用观点,智能型手机,移动计算机和平板媒体(media tablets)将会带动半导体的增长直到2014年。Apple iPad的畅销将使平板媒体展现急速增长,此一市场在各品牌厂激烈竞争下被看好将会持续增长。Gartner预测,半导体产业因平板媒体带来的营收将会从2010年的24亿美元,增加至2014年增加的178亿美元。

在PC市场,一般消费者对PC的购买低于预期,企业对PC汰旧换新的循环带来的销售亦呈疲弱。然而,趋缓的消费和商用PC销售已为较预期更为强劲的平板媒体销售所弥补。PC带给半导体的营收在2010年预估为640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34.8%。在2011年,半导体在PC的营收,评估会降低3.2个百分点至620亿美元。2011年的衰退是由于DRAM的价格下跌。其他CPU等半导体零件则是会增长。

移动电话产量的前景则有改善。整体来说,半导体在移动电话上的营收在2010年稳健增至487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23.2%。2011年,全球半导体在移动电话上的营收预估会达到554亿美元,再较2010年增加13.6%。

Gartner: 2011年全球电子书阅读器销售将增六成

Gartner公布最新报告,2010年全球连网电子书阅读器终端销售量可达660万台,较2009年销售360万台大幅增长79.8%。Gartner进一步预测,2011年全球电子书阅读器的销售量将逾1,100万台,再较2010年增加68.3%。

Gartner分析师指出,电子书阅读器市场包含使用电子墨水(E Ink)、电子纸或相似显示技术的便携设备,竞争已相当激烈,且因为平板媒体(media tablet)等关联产品市场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活便利而面临危机。

Gartner首席分析师Hugues De La Vergne表示,“过去两年中,在亚马逊(Amazon)电子书阅读器的销售的带动之下,主要是在北美地区,连网电子书阅读器市场显着增长。北美地区是电子书阅读器的主要销售市场,预估2010年此地的销售量可逾400万台。直至2014年,北美地区仍将是电子书阅读器主要市场,尽管其市场主导力会因西欧和亚太地区跃起引领市场增长而显着衰退。电子书阅读器在北美和其它市场的增长力道,未来会因苹果iPad等平板媒体而受限。”

电子书阅读器目前系由亚马逊、邦诺(Barnes & Noble)和索尼(Sony)的三大品牌所主宰,但是由数字内容供货商资助推出的低价装置亦是不容轻忽的竞争对手。大型消费电子和PC品牌,如惠普(HP)和戴尔(Dell)亦试图建立在消费性连网装置市场的地位。

电子书阅读器以方便携带、电池寿命长、稳定的显示技术(虽然大多缺乏彩色屏幕),以及相对较低的零售价格,在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开创出稳定利基。

平板媒体对市场的侵蚀是电子书阅读器最大的威胁,平板媒体广泛应用显示彩色和动态影像的技术,为电子杂志和报纸提供引人入胜的体验。加入电子书阅读器的功能后,平板媒体将拥有许多不同的功能,包括支持电子书阅读器应用程序。

TRi:2011年全球LCD TV增长16%  Smart TV出风头

在“新兴国家需求增加”、“中国TV补贴政策延续”、”欧美稳定换机潮”与”Smart TV新机刺激”等利多刺激下,台湾拓墣产业研究所经理张乘维预估,2011年全球LCD TV出货量可望达2.1亿万台,较2010年增长16%。与往年不同的是,2011年新兴国家LCD TV出货量将高达1.15亿台(占全球比重55%),首度超越成熟国家的0.96亿台,成为未来LCD TV增长的主要动能。
热门产品部分,2011年LED TV渗透率将超越五成;3D TV虽然仍是2010年IFA展的焦点之一,但2011年风采恐怕将被Google、Apple领军的Smart TV大军抢尽,LCD TV软件产业生态也将产生质变。

Smart TV时代来临

拓墣认为,未来Smart TV将不再只有网页或视频影音浏览等功能,还将具有搜寻与执行应用程序等更多智能化功能。

展望2011年,拓墣认为将会有Samsung、Sharp与LG等陆续投入Smart TV或是Google TV的开发与生产,加上光纤网络基础设备日趋完备,以及Video On Demand在线租片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Smart TV势必将成为2011年所有LCD TV产品中最闪亮的明星产品。虽然2010年Smart TV出货量仅有701万台,但随着众多厂商的切入,2011年出货量将有机会达到2,562万台,占整体TV的比重达10.3%。3D TV则受限于单价过高与3D内容过少,2011年全球3D TV仅增长至1,175万台。

TRi:2011 CES将成平板机展示间 出货量逾小笔电

2010年较具规模厂商所发表的平板机并不多,仅有Samsung的Galaxy Tab及RIM的Playbook,其他厂商的平板机仍停留在只闻楼梯响的阶段,甚至部份厂商在6月Computex发表原型机之后,仍持续进行改款或规格变动,可见各厂商对于Apple推出iPad的忧喜参半心情。喜的是平板机市场终于爆发,带给PC业者一新切入机会;忧的则是自家产品与iPad及他厂平板机竞争不过,成为另一个价格红海牺牲者。

拓墣预估,由于更适用于平板产品的Android 3.0可望在2011年第一季推出,在CES展后,将有更多平板机陆续上市,挑战iPad独大地位,2011年整体出货量预估可达4,500万台;而小笔电则将受直接冲击,在智能型手机及平板机的预算排挤效应下,继2010年后再度衰退,全球出货量约2,880万台,与平板机相差约达1,700万台之谱。

Apple出货大跃进 明年力拼全球NB第3

Apple在年初发表iPad之后,陆续又发表iPhone 4及Macbook Air等产品,声势如日中天,若将iPad销售量与NB销售量加总,Apple将可从2009年的第8名NB出货位置直接窜升到2010年的第4,仅次于HP、Acer、Dell;2011年,在iPad可望出货倍增下,Apple甚至可能挤下Dell,成为全球NB出货三哥,并以340万台的些微差距紧咬Acer,称得上是史无前例的剧烈排名变化。

DRAMeXchange:2011年DRAM产业趋势与展望

根据集DRAMeXchange调查,DDR3 2GB合约价格自2010年自上半年的高点46.5美元后一路走跌9月上旬跌破40美元,10月下旬再度跌破30美元。11月上旬均价约25美元,与今年高点相比跌幅达46%。虽然笔记本电脑9月出货优于预期,由于传统旺季需求仍不畅旺,季增长仅2.6%。DRAM产出方面,除了三星由于工艺优于其他同业,加上浸润式机台移入时间早,产出量的增加在第三季达到顶峰,也让三星在第三季营收有着亮眼的表现;反观其他DRAM业者,浸润式机台移入时间点大都集中在今年下半年,产出量亦在第四季大增,供给大于需求加上 DRAM厂商有销货上的压力,以较低的价格争取订单,是造成10月下旬合约价加速赶底的主要原因。集邦科技预估今年年底DDR3合约价格可能下看$20美元,下跌幅将超过30%QoQ。

由于预见DRAM价格大幅下跌,DRAM厂纷纷对未来资本支出转趋保守,如三星Fab16的建设,将视未来市场状况做调整,日台合资的瑞晶R2厂扩厂计划也延后讨论。尔必达更在11月4日F2Q法说上,宣称将进行减产标准型DRAM月产能6万片,减产方向可能降低委外代工部分,或降低日本广岛厂标准型DRAM的投片量。同时市场也传出海力士因44nm良率不佳,影响第三季及第四季的产出。

展望2011年,集邦科技预估2011年DRAM产出全年增长在厂商加速工艺转进下,仍可达50%,各家的工艺转进状况,三星35nm工艺预计明年下半年将超过50%,其余国际厂也加速3Xnm进程,海力士、美光及尔必达均预计明年第二季末量产3Xnm技术。各家竞相转进工艺,期望将生产成本再降低,以因应DRAM快速下跌的速度。

DRAMeXchange 预估,价格可望在明年第一季或第二季落底。2011年PC 销售增长预计达11.8%,加上Tablet PC 刺激Mobile RAM需求增长80%以上。然而在标准型DRAM价格大跌隐忧下,DRAM厂明年上半年资本支出可能将保守以对,预期明年第一季,低价DRAM可望刺激计算机厂商增加DRAM 搭载率。DRAMeXchange预估2011年DT以及NB单机搭载率分别增长至4.22GB/4.00GB,年增率36%以及31%,市场期望DRAM搭载的增长,能让市场由超额供给回复至供需平衡,下半年市场价格走稳。

DIGITIMES:2011年全球DRAM产能位增长率达58.8%

2009年第二季全球景气在历经金融海啸冲击后自谷底逐季攀升,DRAM价格亦伴随景气回复同步自谷底走扬。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师柴焕欣说明,2006年以来,全球DRAM厂即因DRAM价格持续下跌而处于长期亏损窘境;在金融海啸期间,更因不耐景气严寒,除削减资本支出,停止原先扩厂计划外,亦先后采取减产、裁员、关厂等策略因应,为的就是保有手中现金部位。

2010年第2季以来,先有三星电子宣布26兆韩元的投资计划,率先将30nm制程导入量产,并大幅扩展内存产能;加上欧债风暴影响,来自PC市场对DRAM的需求顿时减弱,两大因素亦使得DRAM价格加速下滑,1Gb DDR3现货价从2010年第二季3.08美元跌至2010年第4季1.16美元,跌幅达62%,且至12月都尚未见到止跌回稳的迹象。

柴焕欣预估,2010年全球DRAM位供给量将达20.4亿Gb,较2009年的13.6亿Gb增长49.4%。2011年全球DRAM位供给量将达32.3亿Gb,较2010年的20.4亿Gb更进一步增长58.8%,2011年DRAM位供给量大幅增长的原因则来自于先进制程的升级,其次才是来自于产能扩增。

2008年下半以来DRAM控制产能扩张的时期将告一段落,转而进入透过制程升级来扩张产能的新时期,这也将会是影响2011年全球DRAM市场景气荣枯的最关键因素。